5月6日高中阶段毕业年级复学以后,为了避免学生聚集,原来的班级基本上都是一分为二,形成AB班小班教学。这种分班模式,是否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?学校和老师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?
在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,高三年级一班正分成A、B两个小班进行上课,每个小班的学生都在30人以内。此时,老师在B班模拟上课,A班的学生通过教室里的平板,可以同步收看老师的上课内容,而且B班上课的老师可以向A班听课的学生进行提问。一节课上完,老师则换到A班上课,B班的学生同步收看。为此,洪山高中所有教室配备了电子一体化的智能机,一块黑板,既可以当手机用,也可以当电脑用,还能实现教学内容的交流互动。上课时,只要在“黑板”上登录班级的QQ群即可。
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副校长、生物课教师陈鸣:“我们本身在所有班级都建立了自然班的群,QQ群,实际上我们在两个教室里上课,也就是用两个QQ号登录这个群,老师在A班上课,B班的学生可以同步分享屏幕。”
即便学生因为特殊原因待在家里,也不影响正常的上课。
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教务处副主任、化学课教师孔鹤峰:“腾讯的教学平台 ,我们是做了这样一个共享群,即使不在学校的学生,他也可以申请加入到这样一个群,老师可以做一个同屏分享。”
尽管疫情期间,武汉市所有老师都在家里开展了“线上教学”,对网络教学软件的使用也比较熟悉。不过,AB班同步教学的模式,给老师和学生也同样带来了一些挑战,要求老师们对信息化技术熟练掌握,学生们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也需要提高。今天下午,洪山高中所有高三年级的线上教学课程,已经改为由老师们在学校的教室里授课。
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副校长、生物课教师陈鸣:“我们老师和学生在线上线下衔接上是没有什么太大障碍的,把防疫跟教学的流程衔接起来,老师除了上课时间,在AB班轮流以外,其实其他的时候,我们都是全程陪伴孩子的。”
(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吴宝洪 宛宇 责任编辑 唐元)